库存成本算法配置说明

更新于2025-04-02  秦丝帮助中心

库存成本算法配置

系统提供了“全部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按商品采购价”三种库存成本计算方法,默认使用“全部加权平均”算法。

专业版用户可以自行切换当前使用的算法,点击【我的】---【行业功能配置】---【库存成本算法】,选好后关闭即可生效:

算法5.jpg

 算法切换后,系统中所有的成本和利润将会按设置的算法重新核算,主要影响范围包括:

(1)库存查询中的库存总成本,列表中的成本单价、库存成本;

(2)销售报表中的采购均价、采购成本、销售毛利、毛利率;

(3)盘点报表中的盈亏金额、调拨报表中的调拨金额等。


算法详细说明

1、“全部加权平均”

 由该单品历史所有采购记录中的采购单价和数量加权平均计算得到成本单价;且每次完成采购后,该单品历史所有单据中的成本单价都会实时更新为最新的成本单价。

计算公式:

 成本单价=该单品历史中每一次采购的数量乘以对应的采购单价后求和 ÷ 该单品的历史采购总量

 库存总成本=成本单价*库存数量

2、“移动加权平均”

根据某单品的当前剩余库存成本与新采购总成本的总和与总数量做加权平均,计算成本单价。

计算公式:

       成本单价= (剩余库存成本 + 本次入库数量*采购单价) ÷ (库存数量+本次采购数量)

采购后:库存总成本 = 采购前剩余库存成本 + 本次入库数量 * 采购单价

销售后:库存总成本 = 销售前剩余库存成本 - 本次出库数量 * 成本单价


注意事项:负库存时采购,成本单价等于本次采购单价;库存不足时销售,成本单价等于最近一条库存流水的成本单价。

3、“按商品采购价”

以【商品管理】中的采购价作为库存成本单价,库存成本单价的计算与采购和销售均无关联。

成本单价=【商品管理】中设置的采购价

库存总成本=成本单价*库存数量

注意事项:本算法不会保留历史成本,每次修改采购价,都会覆盖之前的值,如需要记录历史库存成本、成本单价和毛利,请及时导出相关数据。


优劣势分析

1、“全部加权平均”

如果某个单品采购价格经常发生变化时,销售利润计算会有偏差(因为历史采购价会持续影响未来的成本单价,当前采购价格的调整也会改变该单品的销售历史中的成本单价)。

同款商品下,不同单品的成本单价独立计算,但同个单品在不同仓库的成本单价都相同。

2、“移动加权平均”

本算法会记录每次库存变动(销售、采购)的成本,可以准确计算每单销售的利润;每当单品库存销售完时,该单品过往的采购价就不会再对未来的成本单价产生影响;且采购价格调整时,也不会影响历史销售单的成本单价。

可以独立计算同款商品在不同仓库的成本单价,也可以独立计算同款商品不同单品的成本单价。

建立商品时建议录入采购价,否则如果填了初始库存数量,或者不开采购单就销售,成本会按0计算,销售利润为100%。

3、“按商品采购价”

每次修改采购价都会重新计算库存成本和利润(包括历史单据),因此,用户对商品利润核算的把控度极高,适用于新商户快速上手。

即使在【商品管理】中设置了单品不同采购价,单品的成本单价仍以商品采购价来计算。

采购价波动较大时,利润计算的误差是三个算法中最大的。


算法对比图

算法4.png




506.png


  

该文档是否有帮助解决问题?
有帮助
没有帮助
秦丝学院